回歸第六個五年樓市展望

2022年起香港進入回歸後第二個25周年。第一個25年的樓市回顧,早於今年首季於本刊刊出。今年第三季再寫的,不是回顧,乃是展望。展望回歸第六個五年的樓市境況。講展望,查實包含想像。展望未來五年,想像情境更可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想像不是憑空,亦沒有脫離現實。本文集中講未來樓市五項展望。

第一項,根據政府公布的北部計劃,香港的城市發展,將會出現南北兩個都會區。 傳統的維港都會區將會擴大,於海港中部填海造地,建立新的商業區,帶動海港周邊地區發展,包括港島西、荃葵青、大嶼東等。海港都會三大基建產業:中區的金融服務、西九的文化藝術產業、啓德體育園的都會盛事產業。機場擴建成機場城市,可惜未交待新一代貨櫃碼頭的發展。

北部都會計劃,發展大帽山以北的平原地帶,配合深圳高速發展,形成深圳河南北兩岸的對稱都會。北都三大基建產業:創科、物流及休閑。由大埔科學園向北到落馬洲,建立科研地帶;洪水橋的貨運物流樞紐,連接港深兩大機場空運港;至於新界東北廣大的綠化地帶,會發展休閑生態產業。

香港南北兩大都會區的發展,目標是加强既有的國際關係,開拓更深的國內聯繫。配合國家的發展方向,循環以及外循環,兩腿走世界。

第二項是政府大建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居屋及首置。由今年起,未來五年公營房屋有十萬個,暫時仍未滿足市民需求。但再過五年的建屋量可以明顯增加,要等待政府公布。公私營等房屋供應比例,曾蔭權是五成公房、梁振英是六成,林鄭月娥是七成。未來五年是兌現五成公房目標,往後是公房只會增加不會減。未來私樓投資不能建基於供應不夠,要展望經濟增長,推高物業的使用價值。

第三項是九龍舊區大舉重建。市建局初步制定油尖旺區的重建方案,包括轉移地積比率、合併街區、多用途公共建築……等。九龍重建不是紙上談兵,已經展開紅磡六個小區重建項目,還有九龍城重建項目,還有大大小小的私人重建,多不勝數。九龍樓市將會成為焦點,重建過程不是十幾年,而是幾十年。

第四項是工商舖市場資源的再配置。新冠疫症未止,中美經濟對抗難解,打擊全球化發展,以及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旅遊受阻,舖市回歸本地消費。家居工作及網上商貿,加快次級商廈的淘汰。發展科技物流,推動新型工廈的需求。

第五項是樓價展望。由2018年中美貿易戰至今,香港的樓價高位徘徊已經五年。其間樓價上下波幅一成,基本上沒有上升,也沒有下跌,樓價升10%,跌10%;升5%,又跌5%。如果情況維持十年,分析樓市不能單靠牛市或熊市的傳統概念。

CentaLife Issue 34:Season 3/ 2022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2_3Q_34/mobile/index.html#p=6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