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業的抗疫功能

新型肺炎於農曆新年後迅速蔓延,不但許多國家經濟受到打擊,投資市場各地股市及匯市亦天翻地覆。各國紛紛採取減息、量寬等措施。於外圍金融市場風高浪急,加上疫情影響人身安全的威脅下,筆者發現了香港物業具有兩項無可取替的抗疫功能。

三月下旬,新冠狀疫情開始蔓延全球,各項投資產品跌得人仰馬翻,道瓊斯指數曾經一日跌近3000點,點數創史上單日最大跌幅。比較各項投資產品於二、三月間的跌幅,道指於一個月間跌31%、黃金跌9%、油價單月更大幅下跌52%。回看本港數據,恒指三月份較二月下調10%,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同期只下跌1.4%。各類產品於疫情下的下跌幅度,顯示了其抗跌能力,結果香港物業仍是眾多投資產品中,抗跌能力最強的一種。

疫情影響,投資市場出現恐慌,加上為了控制疫情,停工停產,各國政府出招救市救經濟,如美國便推出史無前例的兩萬億美元救市方案,並宣布無限量寬。量寬這名詞於2008年最為人熟悉,當時美國為挽救雷曼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推出量寬救市,結果間接令香港物業連升十年。於疫情下,美國於3月首兩星期已兩度減息共1.5厘,負利率年代再次重臨,實物資產無疑可起了抗跌避險之作用。

要避的,除了避免資金被蠶食外,物業於疫情下亦起了實際的避疫作用。為了避免疫情擴散,無論是受感染或未受感染人士,都需要自我隔離,住屋可以為受感染或未受感染人士起到遮擋及隔離作用。筆者近期接觸一些早年已移居海外的客戶,他們選擇回港避疫,並且選擇於香港購置物業,回港時可有一個穩定的家。亦有一些換樓客戶選擇於此時換樓,除了是因為現時業主提供以往沒有的議價空間外,亦因為於疫情下,意識到居住空間的重要性,趁業主願意減價換更大單位讓家人可享受較大空間的安樂窩。

所以,香港物業除了提供資產上的避險作用外,亦提供了實質的安身避疫之所。惟全球難逃疫情的影響,香港亦難獨善其身,疫情對經濟影響將逐步浮現,筆者建議香港政府若要救市必要趁早,如果政府可以適時撤辣,將有助推動二手物業 流通量,協助業主套現。事實上,過往香港政府推出的樓市辣招,的確為香港樓市起了保底作用,令香港樓價不至於出現斷崖式下跌,但現時非常時期應採取非常手段,撤辣可加快二手物業流轉,將有助擁有私樓物業的業主,可將物業較易套現救企業,另外放寬買家印花稅BSD亦可引入外資救樓市。

CentaLife Issue 25:Season 2 / 2020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0_2Q_25/mobile/index.html#p=4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