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交融的觀塘裕民坊
物轉星移,隨着時代巨輪滾動,香港開埠以來許多老區舊物漸漸起了變化,在發展定律下換上新顏。正如以往人煙稠密的工業區觀塘,當中為人熟悉、位於裕民坊的寶聲戲院或「舊麥記」快餐等約會地標經已消失,繼而出現了今年6月底開幕、擁有逾35萬平方呎的全新商場「裕民坊 YM2」,成為了吸引人流的新地標,除包羅飲食、購物的基本元素,更建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附設全港首個配備空調的室內巴士候車區,並遷入了附近一帶受重建影響的街坊店舖,象徵着新舊文化的交織與共融﹗
現時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踏進區內見到空洞洞的舊樓圍板、棚架,與新建築遙遙相對,構成有趣的畫面。觀塘由北宋時期的官方鹽場,到50年代發展為香港首個「衛星城市」,經年來繁盛背後,人口密集的環境都衍生了種種如交通擠塞、渠務和衞生設施等嚴重問題,至2007年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正式啟動本港最大型的重建項目 ──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工程共分五期發展,將一帶規劃成集公共服務、商業、住宅發展的現代化市中心。
最近,地產商為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將位於協和街新屋苑「凱匯」其中一個市值1,080萬的單位作為抽獎禮物,引來城中熱話。而該住宅物業「凱匯」正是信和置業、市建局及華人置業在第二至三期重建計劃中合作的項目,其基座就是現時嶄新的「裕民坊 YM² 」商場。市建局藉着這重建的契機,將部分針對交通、行人道環境的改善措施融入至這個新商場之中。
YM² 內共有兩層劃為新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一樓的巴士總站是全港首個附設室內的全天候巴士站,連接對外的協和街、物華街、裕民坊等主要大街,主打「人車分隔」;市民可於商場內8個候車區等候上車,另設有3個在協和街、物華街的24小時開放行人通道進出車站。地面亦設全新的小巴總站,是以往觀塘各個臨時小巴站總面積的5倍,匯集超過20條從前分佈於觀塘道、同仁街、協和街等的小巴線,無論是候車環境及位置都比昔日街頭的車站更集中、更舒適。
重建計劃進行至今14年,舊日在裕民坊一帶發展範圍內經營的小販商戶亦隨YM2的落成覓得落腳地。其中於2014年因應重建工程需要,在物華街及協和街附近區域的持牌小販曾經被安置到「同仁街臨時小販市集」作過渡,而目前商場地庫就特設由食環署管理的「裕民市集」,提供135個檔位讓部分受重建影響的小販遷入;另外在商場一樓亦劃有「裕民里」一帶舖位,邀請舊商戶回遷復業,當中就包括廣為街坊熟悉的「左溝右溝果汁店」、「永興豆漿王」、「雞仔餅大王」、「官塘傢俬」等超過10間老店回歸。而「裕民里」的商戶可以分享位於同層運輸交匯處的人流,亦無需再擔心店舖的結構、防火、衛生等問題,能夠在一個安全整潔又合法的環境繼續營業。
雖說大家都面對舊區重建的事實,迎接新舊交替,但不免對觀塘昔日的獨有文化情景有所不捨。藝術團體「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由5月開始於這新舊共融的 YM² 商場內舉辦「官塘‧傳情」微縮藝術展,透過多件懷舊模型將觀塘過去面貌再次呈現,是港人的集體回憶,吸引不少參觀者特來觀賞。
當中擔任導賞的觀塘老街坊、香港話劇團前行政總監陳健彬(下圖)看着細緻的建築模型,勾起不少童年回憶,不禁滔滔地說:「我從60年代就看着此區從荒蕪小海灣蛻變成工業市鎮。以前觀塘道多數用作運送填海的泥土,所以經常都泥濘滿佈難以行車,而秀茂坪對上的安達臣山定時定候就會傳出爆石聲響,協和街就用來運石頭;後來寮屋要拆,就愈起愈多樓。初初就興建七層徙置大廈,較草根的就住徙置區,要不就住花園大廈,比較富裕的就住月華街那邊的洋房。」
在衛星城市的發展藍圖下,觀塘由1956年起便開始分三期進行填海工程,並將填海地帶劃為工業區,利用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遷入觀塘,以紓緩港島及九龍區的人口。而陳健彬所說的「花園大廈」正正就是觀塘最早興建的「廉租屋邨」,是當時政府特別撥出的一幅土地作為宿舍以吸引工人搬入區內,其後則當一般單位出租,至今仍然是房協最大型的屋邨;後來區內多條公共屋邨亦相繼落成,如和樂邨、牛頭角邨、藍田邨、秀茂坪邨等。隨着住宅及工業區的人流不斷增加,加上1979年地鐵「觀塘綫」通車貫穿市區,就令當時觀塘的發展盛極一時,不單是東九龍最大型的工業區,而人口更曾經冠絕全港。
「昔日位於市中心的裕民坊作為觀塘心臟,自然成為鄰近工廠工人及居民的聚腳地,圍繞着她的分別是協和街、物華街、康寧道及裕民坊四條主要脈搏;附近就是交通樞紐:觀塘巴士、小巴總站及地鐵出入口,人流從四方八面而來,鼎盛程度可想而知。不同的消費群造就了裕民坊四周各式平價地攤、食肆小舖、流動小販的出現,需要娛樂的話街頭街尾還有『銀都』及『寶聲』兩間戲院。除了吃喝玩樂,生活大小事亦近乎『一條龍』辦妥,郵政局、政府合署、健康院、觀塘法院(現稱觀塘裁判法院)全部都緊接裕民坊一帶。」陳健彬熟稔地說。
「觀」塘與「官」塘,你習慣哪種寫法?雖然「觀」塘寫法現今較為常見,但後者卻並不全然是錯別字,原來早至北宋時期的觀塘與今天一樣,都是個絡繹不絕的工業區,於海邊圍有一片片官方鹽塘作為採鹽、船泊之地,更是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久而久之就得名「官塘」。由於擁有背山面海的地理優勢,其時除了從事採鹽、曬鹽者,還有漁民、採礦及打石的工人,製作日常用品如陶瓷、織蓆等工匠,見證繁華光景。到後來製鹽業式微加上民間不喜歡「官」字寫法,才逐漸將名稱統一為「觀塘」。不過現時亦有不少小巴沿用「官塘」的字牌。
60年代的香港經濟尚未起飛,裕民坊昔日就充滿了地攤小販,陳健彬說他以前就經常流連這些在街邊巷弄間不受規管的熟食攤檔。不過,城市發展不進則退,他認為去舊迎新是社會必然定律。「始終以往的公共設施、土地空間及交通網絡等都有許多不足之處,而且逐漸顯現,未能滿足大眾需求。而城市Upgrade才能提升競爭力,無論哪一代都需要面對環境的轉變及發展。」
如今 YM² 地庫「裕民市集」屬永久小販市場,遷入的都是受重建影響的小商戶,就如以往街道可見到的包括鐘錶、文具、鞋舖及衣服等生活百貨,很有昔日情懷,正如當初的建設概念是希望商場能傳承觀塘的獨有文化及人情味。而所見亦有小店熟客到來光顧,又有閒逛的人像有新發現似的在尋找所需物品。大部分商戶都對環境改善表示滿意,說地方整潔且有空調相當舒適,不過亦有部分抱怨人流較少,沒有昔日在大街大巷做生意的熱鬧境況。這亦有待大家的適應,以及商場方面要加強對外推廣,讓大家知道這個市集寶藏,而老店亦可在這裡過渡新環境,重建新生活。
補鞋匠福嫂在市區重建下經歷數度搬遷,去年獲發牌於康寧道麻雀館旁的後巷繼續營業,其後又遷至觀塘道的小巴站旁(左),至今年6月才落戶市集。她認為重建計劃對小販而言好壞參半,雖然「有瓦遮頭」但都希望可多做點生意。「這裡環境當然有改善,以前後巷多蟑螂衛生又差,現在室內有冷氣不需日曬雨淋,不過人流始終不及街邊多,路過就可以順便補鞋。」福嫂說。
檔主關生的舖位從前位於「舊麥」(舊麥當勞)後方的小巴站,高峰時每日可配上百條鑰匙,對於現況他感慨道:「工廠區的顧客消失了,人流跟以往根本無法比較,這段時間唯有先守業。」關生的店內仍貼有以往街舖的舊照,希望可以重新吸納新客源。現在主要售賣鎖具、刀具、鉸剪等用品,亦有為客人配匙換鎖。
往日物華街是觀塘其中一條最繁盛的街道,早年曾於那裡經營校服生意的標叔,後來遷往同仁市集營業7年,但就形容當時「開幾耐就蝕幾耐」,現今搬到商場則「舊客多、新客少」,他希望商場加強對外宣傳,建議可嘗試在推廣活動中派發「消費券」,將商場樓上人流引到地庫。
微縮藝術展的展品由9位來自「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的一班巧手藝術家所製作,將充滿回憶的裕民坊一帶「神還原」!該會會長潘麗瓊(Carmen)認為面對觀塘重建,大家難免會緬懷舊時,但亦明白這是城巿發展的必經過程。她希望在城巿不斷向前的步伐中,將觀塘昔日的美好,透過微型藝術保留下來,展覽的每件作品都是藝術家花了數月以至數年的心血結晶。
負責還原觀塘七間老店面貌的藝術家共有6位,作品比例為1:12,製作難度相當高。「例如『福泰晶品』的吊墜只有3mm,藝術家要逐針雕刻;鞋店有近200對鞋,全部需用真皮和布料手造,每隻只有2厘米,要花上幾天才可完成一對鞋。整個製作過程只有數月時間,大部分藝術家白天都有各自的正職,所以只能用公餘時間做,成功展出全靠他們群策群力加上積累了十多年經驗,才能水到渠成。」Carmen憶述籌備點滴道。
觀塘區發展潛力可說蓄勢待發,隨着政府推動「起動九龍東計劃」,未來觀塘、九龍灣將會變為新的CBD2,而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亦為市區重建局歷來最大型的重建項目,地盤面積共53,500平方米。徹底將觀塘舊區更新,包括連接港鐵站的寬闊行人平台、四通八達的行人通道連接全區、增加綠化和休憩空間,以及配套完善的交通網絡。為市民改善生活環境,塑造活力觀塘的新形象。
2007年 重建項目正式啟動
2014年 第一期重建計劃完成,發展範圍包括月華街及協和街交界,主要發展單棟式私人屋苑,樓高40層的觀月.樺 峯,其基座設有觀塘社區健康中心。
資料來源:市區重建局
Text: Wendy, Chelsea
Photo: Henry
CentaLife Issue 30:Season 3/ 2021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1_3Q_30/mobile/index.html#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