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樓市解碼
去年11月4日,政府重鎚加辣,非首置人士購買住宅的物業印花稅統一加至15%,外地買家更大幅加至30%。市場普遍相信,如此高稅制下,投資者應逐步絕跡,首置人士亦會逐步消耗殆盡,樓市在缺乏承接力下,理應步入調整期。然而,事實卻是,新盤依然銷情暢旺,樓價亦繼續攀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這次容我充當解說人,就最近各官方機構公佈的一些數據作出密碼解讀。
最近一個多月,市場焦點都集中在特首選戰上。有一個數據報告,在三月初悄悄出台卻乏人問津,它就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要了解樓市,當然要先了解人口數據。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原來,香港自置家庭供滿樓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52.2%攀升至2016年的65.7%。這說明了什麼?約三分二的自置家庭已無供樓壓力,加息與他們無關,即使樓價下跌,也沒有被銀行call loan (撤回貸款)的憂慮。此時此境,與97年一般買家借貸過度,樓價一跌便骨牌效應連環向下跌的情況完全不同。可以說,現在香港的自置家庭,持貨能力極強。
再看深一層,未供滿樓的情況又如何?根據這份報告,揹著樓按的自置業主,2006年是56.1萬戶,十年後減至41.8萬戶。而這41.8萬戶家庭,他們的供樓負擔又如何?2006年,私人住宅家庭的按揭與收入比率是28.6%,十年後樓價升逾一倍,但按揭與收入比率卻降至19%。資助房屋家庭的情況也一樣,2006年他們的按揭與收入比率是21.7%,2016年減至15.5%。這又說明了什麼?十年來,樓價的確是升了一倍有多,但同時民間財富也增加了許多。自置業主有積存時,把金錢投入物業中,有足夠錢的還清樓宇貸款;不夠還清的,還一部分,加上薪酬增加,導致供樓負擔整體下降。
另一個由金管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年底,香港認可銀行所有貨幣存款的總額是11.73萬億港元,這筆數,較06年年底的4.76萬億多出約1.5倍,較97年年底的2.71萬億更多出3.3倍。把這筆巨款平均攤分給香港現有的250萬家庭,平均每個家庭擁有的存款資產是468萬港元,數字驚人。當然,這種平均計算法不大現實,香港家庭貧富懸殊,許多家庭生活在貧窮線下,但許多人擁有大量資產也是不爭的事實。
傳媒經常報導香港樓價過高,早已脫離普通家庭的負擔能力,在物極必反下,終需一跌。我同意香港樓價的確與用家的負擔能力脫節,但並沒有與投資者的負擔能力脫節。香港採用開放型經濟體系,物業不但有自住的用途,同時也是港人甚至外來資金積存財富的工具之一。停留在銀行體系的資金,不可能長期戀棧低無可低的利息收入,總要找個出口。在股市動盪動輒虧損的情況下,不少人情願投入相對保守的物業項目。相信經歷過08年金融風暴的投資者,尤其認同這點。
港府調高非首置買家的印花稅,目的無非是令投資者覺得物業市場無利可取,繼而退出該市場。但數月以來,我們看到的是,即使新盤不斷加價,買家仍陸續湧現,樓市氣氛持續熱烈。到底,這些買家從何而來,從哪裡蹦出這麼多有實力的首置買家?說穿了,這些買家仍是那些手持大量資金的投資者。他們雖然大多已不是首次置業,但他們有未買過樓的子女、未置過業的父母,用他們的名額,就可以名正言順享受首置的低稅率。早前有人甚至利用一張合約,同時買入多個單位,不過這個漏洞剛被政府堵塞了。
2017年,儘管樓市已攀上歷史新高,但在資金充足,港人持貨力強勁的基礎因素下,我看不到大跌的理由,中間動盪或許有之,但長線還是向上前進。
Centaline Club Quarterly Issue 13:Season 2 / 2017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17_2Q_13/mobile/index.html#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