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客家古蹟 三棟屋博物館
60年代的荃灣是輕工業集中地,曾是香港棉紗產量最高的「南豐紗廠」亦落戶於此;近年市區發展迅速,更建有40多條行人天橋連接大小商場,冠有「天空之城」之稱。而於繁華的現代住宅群,卻有一條「古屋里」有着截然不同的風貌,因為這裡聳立了超過230年歷史的法定古蹟「三棟屋」,不單保存得非常完整,去年更引入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主題展品,絕對值得大家在這清幽寧靜的老房子中來一趟「非遺」之旅。
設計講究 注重風水佈局
三棟屋這座佔地約2,000平方米的歷史客家圍屋,於1987年重修成為「三棟屋博物館」後,正式開放予市民參觀。先來說說其建築文化,現代人置業安居講求優越的地理位置,依山望海一般而言已算是「好風水」,所以對於自有一套習俗信仰的傳統鄉村來說,民居方位同樣是關鍵元素。三棟屋圍村是客家人的建築智慧,除了顯示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其空間意涵其實也蘊藏濃厚的風水色彩。三棟屋正門兩側掛有「帽山舒鳳彩,灣海獻龍文」一副對聯,意味圍村地勢背靠大帽山、面向青衣島及藍巴勒海峽;而正門上方亦有「陳氏家祠」牌匾,宗祠作為傳統圍村的中心,因此三棟屋的所在地其實可謂具有庇蔭的福地。
於1786年由陳氏族人建立的三棟屋村,原先由族長陳任盛只建有三列房舍,前廳用以安放車轎雜物,中廳為客廳,後廳專以祀祖;「棟」是主樑的意思,三廳亦稱三棟,「三棟屋」因而得名。後來他的後人先後在村的兩旁及後面加建房子,而成了中間有四間獨立房舍。
走進裡頭的中廳,遊人亦不妨留意此處其中一個重要風水的天井設計。俗語有云「水為財」,流水即生財,加上水亦是孕育自然萬物的養分,故「水」於傳統民居而言是不能缺少的風水元素。中廳的天井就是用以集水、去水,令水得以流向家中不作外流。以往中廳位置更曾以水缸設陣,下雨天從祠堂方向望出去就會出現名為「四水歸堂」的風水格局,祈求家族逢凶化吉,同時亦展現古代建築的空間美學。
全香港約有480項形形式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親身接觸過又或能數出多少項?走進「三棟屋博物館」中的全新系列展覽「循聲覓道」,或者可以重新喚起各位對「非遺」的印象。「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於2016年進駐三棟屋,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去年經大規模翻新後重新開放,由建築師及藝術家蕭國健擔任客席策展人,以藝術、多媒體元素重新演繹本土文化,讓大眾透過多重感官體驗,一次過深入認識約40種近在咫尺的本地非遺。
踏進展覽廳,最矚目震撼的展品非牆上25個獅頭紮作模型莫屬,從最初的竹篾結構到獅頭完成品,完整展現「紮、撲、寫、裝」四個製作步驟,色彩鮮艷又極具氣勢的一隅就吸引不少參觀者「打卡」;展廳亦展出多項和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有關的非遺,如天后木雕神像、舞麒麟、粵劇表演、太平清醮等,特別利用四類聲音:「嗓」、「器」、「軀」、「景」將非遺串連,分別指喉嚨發聲、工具於製作過程所產生的碰撞聲、身體動作發出的聲響,以及不同慶典的喧鬧聲,將非遺「繪形繪聲」呈現於眾,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
此外,設於三棟屋左右兩排橫屋的「日常」及「非常」兩個展區,就分別介紹與日常生活相關以及在特定時節或場合才可看到的活動、表演和技藝。例如日常接觸到的麻雀、白鐵器具、點心及蒸籠等,全部均來自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連繫着衣食住行各個範疇;亦有只會出現於特別專屬場合的廣彩、潮州糖塔、手托木偶粵劇、八音等,包含着本地豐富的禮俗儀式和表演技藝,是無可取替的獨有文化。
三棟屋這座古色古香的空間,展現出客家人的建築技術及特色,同時巧妙利用了房舍與廂房作展覽,既令遊人具體感受昔日的鄉村生活及文化,也從多角度呈現歷久不衰的非遺寶藏,部分展品更不設玻璃間隔,讓大家近距離接觸極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穿梭於圍屋的巷弄間,就如擺脫時地限制探尋過去與現在的傳統文化足跡,發掘及承傳前人智慧。
日常.非常
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
香港新界荃灣古屋里二號
2411 2001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ICHO
(逢周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Text: Chelsea
Photo: Henry
CentaLife Issue 33:Season 2/ 2022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2_2Q_33/mobile/index.html#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