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古蹟 自然永續
漫遊大埔綠匯學苑
提起大埔,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單車、艇仔、海濱公園,又或是各式要排隊才能吃得到的滋味「名物」,但其實大埔除了是個吃喝玩樂的假日熱點,也是見證殖民時期歷史的重要地方。於1899年落成、位處大埔一個小山丘的前新界警察總部,就曾是英國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禮的地點。雖然舊警署至今已停止運作,但昔日歷史卻被保留下來,原已荒廢的建築群更於2015年被活化成永續生活的學習園地 ── 綠匯學苑(Green Hub),蛻變為一個綜合歷史、建築、生態三大價值的綠色空間,負起為大眾推廣低碳生活、與自然共存的使命。
如果說大埔吐露港曾經有戰艦駛入,相信不少讀者都未曾聽聞亦難以置信,但在警署落成的背後就確實有着這段被人淡忘的歷史,一場連教科書都鮮有提及的「六日戰爭」。「當時英政府為準備交接的升旗禮搭建臨時警棚,但面對新政府的管治作風及制度所帶來的利益問題,新界村民其實非常不安,一怒之下將警棚燒毀就觸發後來的戰事。」綠匯學苑項目經理張可欣(Stella)娓娓道來這場戰爭始末,指出由於英國人的武器及作戰技術始終比較先進,新界民軍最後戰敗,但官方都有推出相應的安撫措施穩定民心。
舊大埔警署作為新界首間永久警署,誠然是殖民政府管治新界的權力象徵,當時警署位處的山頭(圓崗山)後來建有舊北區理民府,令此處冠上「新界政府山」之名;連同選址大埔的華民政務司官邸及前新界分區警司官邸,就正正反映出當時大埔在新界的重要行政地位。直至1949年,舊大埔警署一直被用作新界警察總部,其後曾用作分區警署、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組辦事處等處理不同警務,至1987年,隨着新的大埔分區警署啟用後始停止運作。如今經活化後取名為「綠匯學苑」,就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負責營運。內裡仍保留昔日的報案室、槍房、羈留室等設施並轉化成文物展覽,藉以介紹大埔的發展、墟市歷史以及其他古蹟地標等資訊。舊警署早於2009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7月中更獲躍級列為法定古蹟,可見其非凡的歷史價值及意義,遊人步入苑內就恍如置身歷史,重溫殖民時期的其中章節。
相比起現今香港各區的警署,不難發現舊大埔警署的建築規模顯然簡單得多。舊警署主要由三所單層建築物組成,分別為主樓、員工宿舍及飯堂大樓。主樓入口位置即可見報案室,而需要嚴密看守的羈留室及槍房則設於警署的內園地帶,離開主樓方為職員宿舍、集隊草地和飯堂。警署所採用的「實用主義」建築風格、結構和建材都有按原貌保留,包括充滿殖民特色的遊廊和百葉窗設計、採用筒瓦及板瓦鋪設的屋頂、中式建築的桁木屋頂結構等,將舊警署的建築形態及當時的典型佈局完整呈現公眾眼前,讓大家感受警署往日務實的本質。
Stella特別提醒遊人參觀學苑時可留意建築物的所處地勢,從位置判別當時職員的階級分別。「主樓東翼的報案室、羈留室等都是處於山坡較高一端,除了是展現警署的重要職能,設施亦多為高級警務人員所使用;相反,普通職員的宿舍及飯堂則建於下坡處,缺少用以突顯主樓超然地位的裝飾細節,例如荷蘭式山牆、壁爐和煙囪等西式設計。」在活化之下,舊警署部分建築的原有功能亦得以重現,例如昔日的飯堂現已變成素食餐廳、宿舍則成為提供低碳社區生活體驗的住宿客房,以溫和的發展方式與歷史兼容,為公眾提供另一角度欣賞歷史建築物的演變,讓富有殖民色彩的舊警署,轉化為社區學習永續文化的基地。
活化後的警署當然不只有沉甸甸的史實,學苑周邊的自然環境其實亦極具生態價值。因為除了警署的歷史及建築,學苑另一個保育重點就是原址兩棵古樹名木(樟樹、細葉榕)以及位處廣福道的整片鷺鳥林,加上山坡種滿數十株大樹,令被包圍其中的百年警署增添幾分生氣!雖然鷺鳥林並不屬於學苑管理範圍,但Stella說在項目設計、施工及長遠營運上都要小心規劃,讓歷史建築可以與自然並存。於這5年間,北坡的樹林成為不少野鳥的定點繁殖及棲息地,鳥巢數目由50多個增至200多個,品種包括白鷺、池鷺、夜鷺、牛背鷺等,是本港少數可見多於三種鷺鳥巢的地點,每年都吸引不少觀鳥人士前來「朝聖」,於欣賞文物的同時亦可近距離接觸生態。
學苑有六成以上的建築空間採取自然通風,但訪客亦不必擔心會覺得翳焗,因為苑內的綠化空間及幾十棵大樹就是最好的降溫之物。樹藝師會定期為樹木進行檢查以便他們茁壯生長,長遠更對吸收碳排放有顯著效果。
上過一堂歷史課、欣賞完警署的建築及草木後,可到苑內的有機素食餐廳「慧食堂」補充體力。餐廳是以消耗最少生態足跡的原則營運,餐飲食物均由新鮮、低碳、順應時令、採用公平貿易原則所得的食材而製;而且菜式、飲品、醬汁都是自家製,在製作及管理食材時都會盡量減少運輸里程及過度包裝,廚餘會在地轉化成堆肥材料滋養學苑園林;所收獲的農產品更會以醃製、曬晾、脫水及風乾等方法保存,以延長食用期限。餐廳裝潢以木調為主,加上樓底甚高,慵懶氛圍非常適合大家放慢步調,用心細味這裡的健康素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對地球的貢獻。
有興趣深入探索永續生活的人士,建議參加學苑的啟迪教育課程及為期兩至三天的宿營活動。客房圍繞着的主題庭園「思悅園」,栽種了多種植物及建有淡水荷花池,豐富了生物多樣性之餘,亦令宿舍更加冬暖夏涼。參加者與導師於課程期間會於苑內共居交流,分享永續議題,亦有低碳烹飪、慢食及其他靜心活動。
綠匯學苑空間雖不說偌大,但內裡所蘊藏的豐富歷史及特色建築都足以讓人遠離煩囂。在此漫遊半天,於恬靜的自然空間體驗永續生活模式,確實是忙碌都市人洗滌心靈的好機會,使身心融入自然之中。
餐廳提供低碳輕食餐單,例如是健康的鷹嘴豆藜麥沙律、紅菜頭漢堡扒、紅米飯等;飲品亦是按時令推出,如洛神花茶、紫蘇梅特飲等;喜歡甜點的可選擇青檸薑批、杭菊朱古力凍餅等,即使是素食同樣可以滿足味蕾。在這裡會不時舉辦烹飪班,讓參加者明白低碳飲食的好處,學習低碳生活技能。
定期舉辦不同的低碳生活工作坊,透過資源共享,連結社區有共同願景的朋友實踐永續生活所需的技能,透過協作和分享製作無污染又環保的日用品,例如是手工皂及縫紉,承傳傳統生活智慧,支持社區互助。
學苑與理念相同的社區夥伴及生產商合作,透過所寄賣的產品宣揚永續生活的概念,包括綠色食品、生活用品、手工藝品,周末亦會有本地農夫種植的有機菜。
特別鳴謝:綠匯學苑提供部分相片
公眾可參加周末特設的導賞活動,了解舊警署的歷史、建築和生態特色以及學苑的保育設計。除恆常公眾活動,學苑有按季節及時令舉辦不同的活動及課程,如有興趣可瀏覽學苑網頁了解: www.greenhub.hk
香港新界大埔運頭角里11號
電話:2996 2800
開放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最後入場時間:4時30分)
逢星期二及特定日子休館
Facebook: 綠匯學苑 Green Hub
Text: Chelsea
Photo: Henry
CentaLife Issue 30:Season 3 / 2021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1_3Q_30/mobile/index.html#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