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文化的傳承

數月來,相信大家都留意到一座蘊含傳統特色的現代化戲曲中心,高聳傲然地矗立在尖沙咀西九文化區的大門,成為香港的新地標,標誌着中國戲曲在香港文化藝術中奠下舉足輕重的地位。適值今年為粵劇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同時中央在2月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111條文中,強調要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並提及支持弘揚嶺南文化之一的粵劇。加上具三百年歷史的粵劇文化早已植根華人深處,要保存它、承傳它是不容置疑的,期望各方面在這共同願望的基礎下,合力打破種種困難,不單傳承粵劇文化特色,更將這門表演藝術推進新領域,代代相傳。

以嶄新面貌及現代化演示的戲曲中心於2019 年1 月20日正式開幕,備受矚目。這座耗資27 億港元建造的戲曲專用場地,流線的外型以傳統中國彩燈為設計概念,糅合了古雅與現代元素,為戲曲藝術打造了富時代感的新形象。中心入口仿如舞台的帷幕,步入其中猶如踏上台板,別樹一幟。

對灣區戲曲發展起示範作用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形容戲曲中心是富有香港本土氣息的戲曲表演場地,國際化中見中國傳統特色,包含中西交融的元素。戲曲中心印證香港回歸20年後文化發展,並顯示與其他中國城市弘揚粵劇模式不一樣,對大灣區的中國文藝發展將會起到示範作用。「不少內地團體或戲班,對於香港這較洋化的城市竟會斥巨資建造戲曲中心而感到驚訝,紛紛到來參觀,又或踴躍預訂場地,想一試在這嶄新舞台上演出的感覺。正如3月份的其中4天便有逾百名演員的內地團隊到來演出,之後回去更會向國內推廣。」茹國烈表示戲曲中心反應如期理想,今年場地已有九成訂滿,演出檔期正排至明年中呢﹗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在介紹中心的建築及設施,他回憶說多年來每天都在工地探訪,跟進戲曲中心工程。戲曲中心壁上耀眼的書法題字,為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的墨寶。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在介紹中心的建築及設施,他回憶說多年來每天都在工地探訪,跟進戲曲中心工程。戲曲中心壁上耀眼的書法題字,為已故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的墨寶。

至於一個新穎的表演舞台能否對粵劇傳承有所貢獻?茹國烈斬釘截鐵地說戲曲中心的成立就是要擔當傳承的使命。傳承粵劇文化最重要有新演員及新觀眾,中心以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為目標。「就如我們組成茶館新星劇團,以合約形式,聘請廿多三十歲的年輕粵劇演員及樂師,由資深粵劇前輩策劃及指導演出,一方面可培育粵劇專才,給他們提供演出機會,茶館劇場更有助開拓年輕及海外觀眾市場。」

他補充說:「戲曲中心由研究、興建至落成約十年了,十年來粵劇界有很多變化,由之前台上演員有老中青的,年青演員較少,而現在所見新秀演出者反而增加了,大老倌很多退休或已離世。過去五年來粵劇場地增加,包括高山新翼600座位、油麻地戲院300座位、以及戲曲中心內的茶館劇場150至200座位,這些小型場地都較適合年青粵劇演員演出。有新場地新觀眾更能培養年青一代成為大老倌的機會。」

承接戲曲中心項目工程的協興工程有限公司獲得香港營造師學會(HKICM)頒發2018年度「營造管理優秀大獎」,對戲曲中心在緊絀的時間完成高品質建築予以高度表揚。上圖左邊牆壁高掛的一系列風景壁幔,取材自傳統戲曲的八個場景,包括古塔、山水、小橋、庭院、天宮、軍營、山林及城樓。
承接戲曲中心項目工程的協興工程有限公司獲得香港營造師學會(HKICM)頒發2018年度「營造管理優秀大獎」,對戲曲中心在緊絀的時間完成高品質建築予以高度表揚。上圖左邊牆壁高掛的一系列風景壁幔,取材自傳統戲曲的八個場景,包括古塔、山水、小橋、庭院、天宮、軍營、山林及城樓。
位於中庭的全木展亭,由廣西侗族傳統木工師傅參與製作,仿如古戲台建築,展出本地攝影師謝至德攝影展,詳細記錄八年來戲曲中心由設計到落成的點滴,也向過程中勞苦的地盤人員致敬。展亭不時吸引遊人駐足觀賞,也成為大家影相「打卡」的重點。
流線型白色長彎形石椅,原來可以這樣坐﹗茹國烈說大家不妨在此躺下,欣賞中心天花的特色設計。
只要留心,可發現石椅上刻有已故著名建築師譚秉榮先生的話語:「這裡是為你而建的,當你在這裡漫步而感到一點自豪,我便高興了。」譚秉榮先生是戲曲中心的建築師,於2016年10月初,中心建築工程如火如荼期間,因腦溢血猝逝,終年75歲。

現代化場地吸納新觀眾

茹國烈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多實力派新秀演員出現,但欣賞粵劇只靠現存觀眾是不行的。「粵劇戲迷至今多是60至70歲的長者,而且九成為女性,並以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居多。打造富時代感的戲曲中心,希望破除睇粵劇較『土』的舊觀念,現在包裝『潮』一點,以先進的設備、寬敞綠化的場地,可吸引更多高質素的新觀眾進來認識及欣賞粵劇文化。估計未來可以將觀眾群降至40歲甚至 30 歲呢!」

頂層為流線型設計的大劇院,配備鏡框式舞台,可容納1,070位觀眾。
頂層為流線型設計的大劇院,配備鏡框式舞台,可容納1,070位觀眾。

戲曲中心的茶館劇場為全港首創一面飲茶吃點心一面欣賞演員粉墨登場演出折子戲,並有司儀講解及中英文字幕。訪問當日,茹國烈(下圖)坐在茶館劇場中央,他一面介紹裡面設備一面滔滔地說:「我每日都在這裡與觀眾一起看戲,留意睇戲人士類別變化,發現觀眾有趨向年青化。 我們讓觀眾在一個半小時的表演中認識戲曲藝術文化,從而培養出欣賞的興趣,有助吸納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同時每逢周三下午會開辦學生場,計劃每年提供40間學校學生兩小時的欣賞粵劇活動包括參加導賞團,讓新一代有機會接觸及認識粵劇。」

茶館劇場逢周日至周三舉辦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包括南音、中樂演奏、粵曲選段及兩套折子戲,讓觀眾欣賞之餘對戲曲文化有初步認識。
茶館劇場逢周日至周三舉辦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包括南音、中樂演奏、粵曲選段及兩套折子戲,讓觀眾欣賞之餘對戲曲文化有初步認識。

樓高四層的戲曲中心,建築宏偉。茹國烈說有三分二的設施基本為培養觀眾而設,而不同樓層亦有各自功能。「位處廣東道柯士甸道交界的新舊區中心,已佔盡地利。市民或遊客可以直接從隧道到來,地面是通向西九文化區的通道,隨着文化區的重點建築及設施的落成,人流自然暢旺。中庭有展覽及定時舉行中樂演奏,再上一層為茶館劇場,第三層設有可供座談會、文化或教育交流活動的演講廳,另有八個大小不一的排演室。最高頂層為殿堂級的大劇院,配備先進的表演設備及裝置,讓大家欣賞優秀的戲曲演出。」

茹國烈表示,戲曲中心每周舉辦多場約一小時的導賞團,帶參加者遊走戲曲中心主要設施,講解戲曲文化的有趣知識。另有為學校、慈善及非牟利機構而設的團體導賞團。此外,西九文化區『西九101』會定期舉辦一系列90分鐘的免費講座或工作坊活動,讓參加者輕鬆了解粵劇及其他地方戲曲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總之戲曲中心的建築是舒適通達,設有文化精品店、茶葉館等,而且不同形式的食肆會相繼落成,歡迎大家過來閒坐、hea下,吸收戲曲知識。相信在耳濡目染的文化薰陶下,當會讓大家加深了解從而懂得欣賞粵劇!」


虎豹大宅重現風貌

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教授希望各界合力促進粵劇文化的傳承。

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服飾打扮,反映濃厚的本土氣息及中國文化。香港特區政府為支持粵劇的研究、推廣和持續發展,民政事務局於2004年5月1日成立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又於2005年11月27日設立粵劇發展基金。十多年來,粵劇發展基金耗資約9,000萬元推行逾700項粵劇計劃;2018年度為基金注資7,000萬元,用以資助香港粵劇團體製作和演出。另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自2010年起每年夏季都舉辦中國戲曲節,展示包括粵劇在內的戲曲劇種,期間舉辦的講座、戲曲電影欣賞、展覽等活動,讓大家細味戲曲藝術。

事實上,各方面如社會機構、各級院校等為了保留粵劇這門中國傳統藝術,都積極參與教育活動。其中,香港教育大學於去年5月正式成立「粵劇傳承研究中心」,致力在本地以至國際間推廣粵劇文化,發展高質素的粵劇教材,以及透過不同的活動和平台,如互聯網、出版書籍、研討會和工作坊等,增進大家對粵劇的認識。不過,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教授認為要讓粵劇文化流傳下去,需要衝破不少困難。

粵劇概要
粵劇,即大戲,又名廣東大戲,鑼鼓戲。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的表演藝術。源自南戲,由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雍正年間張五師傅到佛山教授戲曲,才有本地班,並漸漸形成現在的粵劇。粵劇黃金時期在1920-1950年,由於當時香港從漁農業轉至工商業社會,粵劇由「神功戲」發展為「戲院戲」。之後香港粵劇電影和唱片廣泛流傳,並轉化為香港本土文化的重要印記。粵劇現為中國廣東省境內十四種戲曲之一,也是全中國約四百多個地方戲曲的一種。

梁寶華教授指出,隨着娛樂事業不斷發展,很多人對粵劇文化缺乏認知。要保留這傳統藝術,需要粵劇表演者代代薪火相傳,但傳統粵劇演員都以「師徒制」,一對一的相授,而且大老倌均已年邁,要廣傳粵劇技藝需要改用「學院制」,現時只有演藝學院有正式四年大學課程包括學習粵曲、身段及知識等,以發展專業粵劇演員。 」

他強調從教育着手最重要。「先認識才會喜歡,現時學校DSE內的音樂科都有粵曲考試,但包括其他音樂如世界流行音樂及中國民族音樂,粵曲部分只佔整份試卷的6分,不受重視。而且很少教師對粵劇或粵曲認識,甚至不會教授。雖然現時已有學校開辦曲藝課程,不過仍是少數,需要大家繼續推廣。」

梁教授又表示,由於香港的正規教育被視為日後事業發展常規,家長們都為子女追求名校,考取專業資格等。但其實不少青少年被正規教育淘汰,不是讀書材料,若將粵劇列入職業教育,這些學生便會多一條發展出路,有可能成為將來的戲班人才。

保留傳統特質下加以改善

另外,他指出傳統粵劇演出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認為要培養新一代對粵劇產生興趣或方便欣賞作出取捨。「睇一場粵劇要花三個半小時,連中場休息就要4小時,香港人生活繁忙較難抽出時間或有欣賞意願。希望戲班可改編劇本,同時或可引用科技技術代替真實佈景來減省更換場景,這都有助縮減粵劇演出的時間,吸引更多人進場欣賞。不過,他認為有些粵劇的基本傳統是不容擅改的,例如不能因怕嘈吵便減少鑼鼓聲,因為大鑼大鼓就是粵劇的特質。

香港教育大學致力舉辦各類活動及講座推廣粵劇文化,並於今年6 月20 及21 日在戲曲中心大劇院上演兩場《粵劇.粵曲晚會》。上圖為在中原薈會所舉行有關發布會,同時進行粵劇傳承講座。右起:梁寶華教授、大老倌尤聲普和尹飛燕、聲輝粵劇推廣協會榮譽顧問劉千石。下圖為主辦機構及贊助機構代表、主要粵劇演員與嘉賓等一起合照。

梁寶華教授特別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文化互動對粵劇傳承來說是好事,相互交流學習當會刷出新氣象,但要注意不同地方演出粵劇都有不同準則,還要相互磨合。「香港粵劇與內地粵劇演出有些落差,香港好多名伶都著重個人風格, 因梆黃沒有固定旋律,快慢都由演員演繹出來,伴奏樂師需要追腔,同一老倌可能每場有不同演繹,這就是為何戲迷會每場追看的原因。而內地的粵劇,都會將音調全部寫上樂譜,長短規範化,樂師只要跟譜伴奏便行,形成每個演出容易千篇一律。」 

至於政府不斷資助戲班演出,梁教授認為也有缺失,表示汰弱留強是自然生態,這樣會養活水平不高的劇團或演員,影響行業的質素。總括來說,要保傳粵劇文化,還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努力及支持。

粵劇傳承研究中心與機構合作配合電腦科技研究出「粵劇身段評估研究系統」和「虛擬實境粵劇體驗」。前者可讓粵劇初學者跟隨電腦屏幕上的專家錄像,練習弓箭步、七星步、拉馬、上馬等六個分為初,中,高級的身段動作。後者讓觀眾戴上VR眼鏡以第一身視點體驗粵劇《西樓錯夢》。
粵劇傳承研究中心與機構合作配合電腦科技研究出「粵劇身段評估研究系統」和「虛擬實境粵劇體驗」。前者可讓粵劇初學者跟隨電腦屏幕上的專家錄像,練習弓箭步、七星步、拉馬、上馬等六個分為初、中、高級的身段動作。後者讓觀眾戴上VR眼鏡以第一身視點體驗粵劇《西樓錯夢》。

中原重視本土藝術文化
未來加強支持粵劇推廣

「粵劇是中華文化國粹,正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所述,跟龍舟、武術及醒獅,均是嶺南文化的代表。60年代以前,更伴隨香港人成長,每逢天災或大型籌款活動,電視台必會邀請大老倌表演粵劇折子戲呼籲大家參與善舉,這個傳統甚至流傳至今,充滿着香港本土情感及懷舊文化。」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偉雄說。

中原薈經常贊助粵劇團體上演精彩劇目並與會員分享,粵劇名伶羅艷卿(左4)到場支持。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暨中原薈創會會長黃偉雄(右2)、中原薈會長蔡日基(右1)也充當小粉絲一起合照
中原薈經常贊助粵劇團體上演精彩劇目並與會員分享,粵劇名伶羅艷卿(左4)到場支持。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暨中原薈創會會長黃偉雄(右2)、中原薈會長蔡日基(右1)也充當小粉絲一起合照。
黃偉雄近日應邀赴廣州與粵劇界交流並參觀 了紅線女藝術中心。左起:紅線女大兒子馬鼎昌、廣州市前任市長黎子流伉儷、黄偉雄及台灣珠寶商許惠卿在中心欣賞粵曲表演。

黃偉雄指出,粵劇經過歷年洗禮,老倌唱腔多樣化,感情抒發細膩,搭配古典中樂成為中國藝術瑰寶,希望新一代能把這份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作為負責任的企業,除了提供本業優質服務,更要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帶領員工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特別關注社會文化藝術的發展,因為藝術文化最能培養個人修養,提高品德,從而令社會和諧有序。中原地產及中原薈經常贊助和支持文化音樂節目,與客戶及中原薈會員分享,其中粵劇是我們重點推介之一,期望在大家欣賞之餘也一起推廣粵劇文化,同時讓演出劇團繼續發展,為觀眾帶來高水準的劇目。」

他表示,近來經常與香港及內地粵劇團體聯繫及交流,對中港兩地粵劇發展情況加深認識,希望藉着多了解,可以支持更多有質素的粵劇演出,同時透過中原薈平台繼續推廣,達到傳承粵劇文化的目的。

Text: Wendy
Photo: Henry

Centaline Club Quarterly Issue 21:Season 2 / 2019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19_2Q_21/mobile/index.html#p=21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