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百年古蹟幻化藝術園地

在土瓜灣區內問街坊怎去「牛棚」,相信多數人都會馬上幫您引路,皆因它是香港僅存擁有百年歷史的牛隻中央屠宰古蹟。這列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農場風格的紅磚建築群,其實早已添上活化霓裳,變成匯聚本地藝術團體的藝術村,不時會舉辦藝術展覽,加上第二期翻新的後方用地改建成以牛棚歷史為主題的藝術公園,於去年9月正式免費開放,令整個休憩空間成為了吸引遊人觀賞及打卡的好去處。

走進前身為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的牛棚藝術村,猶如置身於外國小鎮。一幢幢紅磚建造的平房圍着中庭的空地向外整齊排列,拼湊綠色的大門和窗框,格外亮麗。穿過入口,擱在走廊邊有一架紅色人力車,等待遊客坐上它賦予生趣;其中面向中庭的一幅牆掛上藝術家「蛙王」郭盂浩所製作的藝術文字畫作橫幡,加上租用單層平房的藝術團體都愛在工作室外栽種大型植物,讓這個昔日見證牲口進入生命終站的屠宰場,化身為朝氣勃勃的自然空間。

整個牛棚建築於2009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其實前方用地早於2001年翻新並改建為藝術村,以安置北角油街藝術村的本地藝術家,並把平房拆成多個單位租給藝術團體或本地藝術家作為工作室,較為人熟悉的有「1A空間」(1a space)、「前進進」、「錄映太奇」(Videotage)、「蛙王」及「進念二十面體」,亦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及藝墟等活動。至於牛棚的後方用地現已活化成牛棚藝術公園,並已於2019年9月初正式開放予公眾使用,配合牛棚藝術村,正好回應社區對休憩用地和藝術文化活動場地的需求。


牛棚藝術村入口前方的中式人力車與周遭英式紅磚牆環境出奇的配合。
藝術家郭盂浩的藝術字畫成為了中庭的焦點。
藝術村內的紅磚平房已分拆成多個單位,租借給藝術團體或本地藝術家用作工作室。(同下)
藝術公園裡看歷史

2013年,九龍城區議會落實將曾作牛棚牲口欄的後方用地優化,為區內提供更多公共休憩空間。在2016年展開的活化工程中,為了保育「牛棚」的文物價值,建築設計團隊盡量把別具特色的元素原址保存,設計以牛棚歷史為主題的藝術公園,園區大致分為混凝土牲口棚、紅磚柱區和混凝土柱區。

從面向東九龍走廊的門口進入,遊人便會看見紅磚柱陣排列有致,這區是1956年加建的牛舍,當時沒有圍牆卻只有屋頂、紅磚柱和地上的餵飼槽,牛隻逐一被綁,更以地上的鐵環拴實,門口旁邊的混凝土牲口棚便完整地保留了這個格局。穿過柱陣便是混凝土柱區,那裏亦曾是牲口棚,並以鋼筋混凝土作支柱撐起屋頂。經過水井遺跡,就出現一片讓人休憩的草坪,遊人除了在這兒乘涼歇息,又可在「潛望牆」裝置觀賞植物;或在重新安裝的鐵欄上讀着銓釋裝置,這些裝置以金屬片切割出來的牛、豬等牲畜模樣,反映「牛棚」飼養過不同種類的牲畜,讓公眾了解這片土地昔日用途。

公園佔地六千平方米,設施包括避雨亭連座椅、草坪休憩區,以及附屬設施如洗手間及育嬰室。大家不妨四處閒逛,定能發掘跟牛棚歷史相關的設計特色呢!

公園新山道正門入口。
「樹影蔭棚」仿牛舍屋頂建造的避雨亭,天花採用利用了鐳射打印技術的反光片,呈現樹葉落在屋頂上的效果,可以遮陽並透光,既實用又美觀。(見下)
光影雨亭
天台花園
公園提供大片戶外休憩空間。
以往牲口棚僅以紅磚或混凝土作柱支撐屋頂,經年月的洗禮現時只剩下一條條紅磚柱,有些更傾斜或倒下,活化工程以鋼架穩固磚柱,保留如牲口餵飼槽、飲水池及用以繫着牲口的鐵環等,並鋪設行人板道,打造成遺跡公園,成為遊人打卡的熱點。

公園保留牲口棚及地上的鐵環,並加添以金屬片切割出來如牛隻形態的裝置藝術。(見下)
水井遺跡
「潛望牆」原是水槽,從方形格中可看到裏面苔蘚類植物的折射影像。(見下)


牲口檢疫屠宰的變遷

追本溯源,這裏雖叫「牛棚」,但原來處理牲口的種類不限於牛隻,還有豬和羊,高峰時一天屠宰8,000隻豬,從入口處面向空地作為分野,牛棚的左邊是牛房,另一邊則是豬欄,空地後方的屠宰房也是左右分房處理牛隻和豬隻的。

1960年代牛棚的棚屋還是用竹搭建及鐵絲網作為間隔,以保持空氣流通。昔日牛棚工人負責清潔、餵飼、「趕欄」(把牲畜從餵飼欄趕至待宰欄等)和「出欄」程序(屠宰前的牲畜需過磅及蓋印),然後有專人負責屠宰這些被批發商購入的牲畜,最後把宰了的牲畜串在一起,放到牛棚中央空地的待驗區,讓衞生督察作最後檢查,然後發送至全港街市。當長沙灣屠場啟用後,政府便把宰牛工序遷離,但牛棚仍每天處理從本地、台灣、菲律賓、泰國、越南、大陸等地區運送過來的豬隻,並為抵港牛隻進行衛生檢疫和批發買賣。

牛棚建築物經歷過颱風溫黛來襲、水浸及膝的情況,亦遇過六七暴動中催淚煙下無法運作的事件,這一切都被時代推着走,隨着它關閉、空置、活化,過去的總總均深深印在所有與牛棚成長的人的腦海中。

牆上紅磚以丁順交替方式排列,稱為「佛蘭密斯砌法」,配以中式雙筒瓦頂,讓空氣能在中間流通,以阻隔陽光的熱力。(見下)
採用花崗石是牛棚的建築特色之一,到處可見如連接室內壁爐的磚砌煙囪頂部和入口處支撐門楣的托架。
牛棚現在的管理處以前是外籍衛生幫辦的辦公室。
山牆上築有堅硬的花岡石蓋頂,以減低風雨侵蝕。
荷蘭式山牆亦可在同期興建的公共建築和舊大埔警署找到。
以運輸車把牛隻送抵牛棚的「落貨台」保留至今。

牛棚的歷史回溯

香港人煙稠密,肉食需求龐大,本地農場供不應求,自然需要從外地及內地引入牲畜。政府早在1890年代於堅尼地城和紅磡興建屠宰場及牲畜檢疫站,其後隨着九廣鐵路建成,遂把屠宰場從紅磡遷至當時尚未填海、臨近海邊的土瓜灣馬頭角道,以方便從水路運送牲畜。1908年正式啟用的牛棚佔地1.7公頃,初時設有屠房、餵飼倉庫、辦公室、宿舍及三幢棚屋。1920年代進行擴建工程加設棚屋。而牛棚後方則屬1950至80年代的擴充用地,作為臨時牛房豬欄等用途。1969年,新屠場在長沙灣落成,整個牛棚改用為檢疫站及買賣中心,直至1999年上水中央屠房啟用,牛棚才正式關閉。2001年翻新及改建成「牛棚藝術村」,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09年把整個「牛棚」評為二級歷史建築。而牛棚後方擴充部分則在2016年活化及發展,建成牛棚藝術公園於2019年9月啟用。


牛棚藝術村
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十時至晚上十時

牛棚藝術公園
九龍土瓜灣新山道39號
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七時至晚上十時

*注意:兩者中間都有通道可穿越的,執筆時所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暫時關閉。

Text: Charis
Photo: Henry, Commissioner for Heritage’s Office

CentaLife Issue 26:Season 3 / 2020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0_3Q_26/mobile/index.html#p=24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