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 D.Park ──
工業遺產的華麗轉身
高級訂製時裝市場,從來被歐美設計師壟斷,能走進這高階市場的華人設計師猶如鳳毛麟角。但隨着中國的崛起,近年越來越多年輕華人設計師在國際時裝舞台冒起,聲名日隆。在北京,有一個高端時裝產業的搖籃——751 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這裡不但進駐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華人時裝設計師,更吸引許多跨界創意公司在此設立工作室,包括廣告視覺設計、汽車研發設計、建築及室內設計、原創音樂設計等。各類設計群體雲聚於此,因為這裡不但提供了場地,更重要的是園內的各項設施更蘊含豐富內涵,不但激發設計師的靈感,更成為他們的拍攝場景、表演舞台,引領中國的時尚設計業向國際推進。
751 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佔地約22萬平方米,與798藝術區相連,同屬創意產業集中地。751 D.PARK這名字,來自751廠,這裡原是供應北京能源的煤氣廠,始建於1954年,是中國當年重點建設的大型工業項目之一。煤氣廠當年由前蘇聯和前東德援建,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高峰期曾供應全北京市三分之一的能源。為什麼煤氣廠以數字命名?這關乎軍事機密。上世紀50年代初,前蘇聯援助中國建立「718 聯合廠」,整個廠區佔地116萬平方米,無論規模或面積都在當時的亞洲是無出其右的。聯合廠其下分為718、798、706、707、797、751廠和11研究所。聯合廠屬於軍事工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人造衛星的主要零件,大部分都出自這裡。為了保密,這些工廠一律以數字為代號,要出入工廠也絕非輕易之事,聽說進廠是要查三代的,保安極度嚴密。60年代左右,軍工廠開始分家,前五個代號的工廠經過合併重組,成立了新公司,11研究所成為技術研究所,剩下的751廠則獨立經營並改為民用。
隨着城市的發展,綠色環保概念的抬頭,煤氣逐漸被天然氣取代,加上北京申辦奧運,藍天工程的推展,751廠的煤氣生產線在2003年正式停止運作。停產後的煤氣廠,數年後華麗轉身成為創意設計產業的平台――751 D.PARK。園區沿用了751廠的代號,D.PARK的D字則是design設計的意思,言簡意賅地闡述了園區的前世今生。
和751廠相鄰的798藝術區相比,751 D. PARK或許知名度較弱,但平心而論,751 形象更立體鮮明,還有一種獨特的粗獷美,更值得漫遊細味。區內有許多大型的工業遺產:巨型的儲氣罐、鏽跡斑駁的鍋爐群、廢棄的火車及運輸路軌,還有輸煤帶、大型吊機,它們都承載着工業時代的記憶,落日餘暉中獨有一份蒼桑與悲涼,難怪這裡成為眾多藝術家尋找靈感的地方。走在園區,總會發現許多手持單反相機的文青,或蹲或彎腰忙着取角度拍美照;還有國際學校的導師,帶着一班學生席地寫生;更多的是穿著婚紗和禮服的幸福情侶,穿花蝴蝶般遊走於園內留下溫馨倩影。
從工業時代的輝煌,直到光環逐漸淡暗,再華麗轉身重新出發,751 D.PARK 的成功,緣於選對了方向和“聯姻”對象。2006年,北京市工業促進局擔當媒人,為中國服務設計師協會與751牽線結盟。十多年來,設計師們充分利用751廠遺留的工業資源,將其與時尚、文化、藝術、科技緊密結合,在園區經營創意設計、產品交易、品牌發佈、時裝表演及展覽。時至今日,751 D.PARK 已高手雲集,進駐園區的設計師及配套類公司超過150家,當中許多是赫赫有名的國際品牌,而入駐的設計師中,包括了近年在國際時尚圈中炙火可熱的郭培、馬可、殷亦晴,著名室內設計師宋濤、劉峰等,儼然就是高端創意產業的集中地。眾多國際知名品牌,也爭相在這裡舉行發佈會,包括Hermes、Cartier、Armani、Tod’s、Max Mara、Canon、Audi 等等。現時,園區每年舉辦逾500場活動,而3月及10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時裝周,更是中國時裝界最具影響力的時尚盛事。
Centaline Club Quarterly Issue 20:Season 1 / 2019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19_1Q_20/mobile/index.html#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