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上海奢華
雍福會
在上海舊法租界,有一條短短的街道,叫永福路,平時車輛罕至,行人也少,一派恬靜幽雅。在1930-1943年,這條街叫做古神父路Route Pere Huc,紀念第一個周遊中國境內,並成功進入西藏的法國人古伯襄神父。街如其名,這條街神聖靜謐,街道兩旁高大的法國梧桐猶如兩排健壯的士兵,日夜守護着圍牆後的別墅花園,難怪這裡會成為領事館的選址。現在,永福路181號是德國領事館及官邸,而斜對面的永福路200號,前英國領事館,已被改造成上海的高級私人會所──雍福會。
雍福會,會如其名,是一個擁有雍容閒雅氛圍的私人會所。這座花園別墅,佔地約兩萬多平方呎,是典型的西洋建築風格。在1961-1962年間,它曾短暫地成為越南領事館,1985至1996年則是英國領事館。自1996年英國領事館遷往南京西路現址後,這幢建築物便在歲月中荒蕪了下來。2001年,上海第一代華人時裝設計師汪興政偶爾經過,相中了這地方,簽了長租約租了下來,花費三年,精心打造成集合中西文化的小型博物館。說這會所猶如博物館,是因為這裡有上千件藝術精品和古董,小至茶杯、枱燈,大至沙發,甚至牌匾、對聯、香爐,通通是老闆汪先生自己的私人珍藏。汪先生以巧妙的配搭手法,將中國悠久的文化底蘊和西方的精緻古典糅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上海曾遺失的「奢侈的、浪漫的、神秘的、傳說中的東方情調」。走進雍福會,就如時光倒流,重回三十年代, 重溫上海外灘的繁華舊夢。
雍福會是私人會所,但大部分區域是對外開放的。非會員只要預先打電話訂座,到達後,在門口和接待處的職員確認資料,就可以在侍者的引領下,從容踏進會所門檻。如果沒有預約,恐怕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尾隨穿著中式制服的侍者,緩緩步向雍福會的主樓。走着走着,突然想起白先勇《遊園驚夢》小說裡的情景,故事中的錢夫人,去竇公館赴宴時,不也是同樣有人引領着,穿過水泥砌的汽車過道,繞着花園向正屋緩緩走去。花園圍牆周圍密密栽了花草,在黃昏微亮的燈光下影影綽綽,想來眼前這舊領事館和小說中的描述,應該有幾分相似,只不過眼前這座精心策劃的舊上海建築物,恐怕比小說中的竇公館更架勢更奢華。
雍福會的主樓,是一幢樓高兩層的西班牙式洋房。門楣掛着一幅中式匾額,寫着「聚德堂」三個字,意思是聚集了德才兼備人士的地方,很有古代書香世家的味道。推門進去,看見一座典型的西洋壁爐。壁爐上掛着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劉墉的題刻「履無咎盦」,什麼意思呢?原來履無咎指不做錯事,盦字即是庵,原來這塊是書齋的牌匾。回頭看室內門簾上掛着另一幅牌匾「恩榮」,據說是清朝咸豐二年賜於一名鄭州官員,恩榮也就是皇上恩賜的榮譽,大抵也曾是傳家之寶。
走進酒吧區,光線是暗暗的,仿如舊式西餐廳的情調。這裡的陳設,包括沙發、餐枱、餐椅、桌布、刀叉杯碟,甚至地磚、壁燈、枱燈,都有濃濃的懷舊味道。不喜歡太暗的環境?可以到露台去坐坐。這裡的擺設較中式,椅背設計成蜘蛛網形狀的木椅,配襯中式木欄杆、木門,令人如置身古老宅院中。坐在這裡喝茶,還可以欣賞到庭院的景色。偌大的庭院裡,有許多珍貴古樹,包括洋玉蘭、雪松、木香、石榴、青楓,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景致。
庭院中央有一段長廊,據說是從東陽一個清代民宅拆出來,再重新搭建的。長廊掛着一幅「六藝堂」的牌匾,是明代書法家楊逸所寫。六藝,也就是西周時貴族教育的六個學科: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駛馬車)、書(書法)、數(算術)六種技能,六藝堂也就是展示才華的地方。現在,這裡是會所舉辦表演活動的場所,經常有中國經典戲曲的表演,不知道有沒有上演過湯顯祖《牡丹亭》裡的那折《遊園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園。」
二樓是宴會廳、廂房和玻璃屋,可以預訂在這裡舉辦婚宴,無論環境、氣氛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據說,玻璃屋是會員專用的,而且是新建的,但裡面的一枱一椅,都經過精心配置,營造了中西合璧,既古典又時尚的獨特感覺。想像冬日的下午,和朋友坐在這裡喝咖啡聊天,一邊曬着暖暖的太陽,會是多麼的愜意舒坦。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永福路200號
No.200, Yongfu Rd., Shanghai, China
電話:(86)21 5466 2727
網址:www.yongfooelite.com
Text: Trace
Photo: Lynn Li
CentaLife Issue 9:Season 2 / 2016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16_2Q_9/mobile/index.html#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