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精品 升值潛力無限
當你有了一定的財富,通常都會有房產、股票、現金和部分其他較為貴重收藏品。在目前國際個人資產配對慣例中,藝術品資產通常佔15%至25%。如果屬於收藏家或建立私人博物館人士,藝術品資產配對率可能達到60%至80%或更高。這種現象在長期處於富有狀態的社會裡都屬正常現象。正如中國從清中期上朔至漢唐盛世,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富有強大的國家,家家戶戶都有傳家寶作為核心資產,所謂的傳家寶其實就是藝術品,可能是一卷字畫或一件工藝精品,往往稱之為“價值連城”就相當於今天所說的千萬億元級價位,故前人富有家族都有訓誡,凡有政局動蕩或天災人禍,只要保住了傳家寶就保住了家族最重要的財產。直至民國時代,藝術品作為最高價值資產的觀念仍深入人心,徐悲鴻先生曾兩次以重金購買古畫《八十七神仙卷》,張大千為購入古畫《韓熙載夜宴圖》幾乎傾盡家產。如今西方一幅名畫動輒要十億八億元已毫不稀奇。
為什麼藝術品具如此高的價值且成為重要的資產?原因如下:藝術品屬人類智慧、審美、技藝和心血的結晶,可以帶給人們生活中美的感受和優雅氛圍,優秀而獨特的作品數量十分有限,當人們解決了溫飽,必向更高水準的生活方式進發,物質生活需求飽和後必定會升級至更高層次,即進入精神文化藝術領域的享受和消 費。而優秀的藝術精品正屬於這層面的重要資產,由於優秀的作品具唯一性和不可取代性,當作者及其作品成為市場聚焦點,強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應之間的矛盾就會產生巨大的上升潛力,這些藝術家作品的市場價值就會出現難以想像的上升幅度,而其中一些獨特的精品就會出現傳奇式的天價。作為商品屬性的房地產尚且如此,作為稀缺性高的藝術精品則更具保值升值功能。正如八十年代初,國家給予李可染先生的作品稿酬僅為四十元左右一幅,一般市場價格亦僅為二、三百元左右,如今已在不知不覺中達至數千萬至過億元的市場價值;八十年代中,當我們投資在中青一代較年輕畫家作品時,價格都在數十元至一、二百元間,如今同樣在不知不覺中上升了一千至數千倍。達到數萬元至數十萬元,部分更達數百萬元。
由於藝術精品既可帶來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感,同時又具有保值和升值的 功能,隨着人們生活質素的不斷提升,最終藝術品必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費品和資產配對項目已是不爭的規律。
Centaline Club Quarterly Issue 11:Season 4 / 2016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16_4Q_11/mobile/index.html#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