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政策宜攻守兼備

抗疫如抗戰,香港經歷過兩年多來最慘烈的一波疫戰,過百萬的感染宗數和逾八千的死亡數字,讓我們彷如經歷一場滔天浩劫。隨着確診數字逐步下降,疫情正陸續消退,市場亦將逐步復甦。傷痛過後,未來香港應何去何從?

香港位處中西交匯的窗口,是次抗疫政策,正正體現我們徘徊於中西迴異兩種極端處理手法的尷尬景況。英美等西方國家以至香港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考慮到經濟及社會成本,早已「躺平」處理,選擇與病毒共存。但中國堅持「動態清零」,以西方社會難以置信的動員力和執行力,在病毒稍見苗頭時便大力遏止,以短期犧牲減低長期社會成本。與我們鄰近的城市深圳,便在三月中,每日確診僅雙位數時封城7日,超過1,700萬人實行全員三輪核酸檢測,極速實現動態清零,並回復正常社會運作。人口更多,幅員更廣,對外更開放的上海也展開了封城,但由於各項配套未到位,問題更複雜,至今解封未有期。

香港是國際城市,是高度自由和開放型的經濟體,不能完全閉關自守,同時因為地理位置緊貼內地,為了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又不得不維持「清零」的目標和立場。結果,我們在時而「躺平」、時而「清零」的政策中搖擺不定,彷如不停做「仰臥起坐」運動,累不可支。可幸是,香港政府有雄厚的財政儲備,這兩年已動用六千多億防疫抗疫,雖不能面面俱到,也因為發放物資速度緩慢而被咎病,但不能抹殺種種抗疫措施,的確對不少中小企以至平民百姓,紓解了一時之困。

抗疫是無止境的漫長戰線,雖然Omicron的殺傷力已較兩年前最初出現的病原體大幅減弱,但病毒一日未消除,仍有機會再變種再度肆虐。香港需要制定常態化防疫政策路線,「清零」抑或「共存」,並不是二者只能擇其一的選項。從現實層面來看,人類與病毒共存是必然的。香港從開埠以來都是對外開放的自由港口,我們亦賴此以生存,發展至今日成為國際金融、貿易、航空、物流樞紐,長期閉關等於自斷臂膀,自毀長城,香港長久以來的地理優勢亦無所發揮。另一方面,即使內地的「清零」,也不是兩年前那種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橫,而是因時制宜鬆馳有度的社會反應機制。香港未來應該攻守兼備,在「清零」與「共存」之中,制訂中長期防疫目標和策略,考量如何靈活應對,將生命健康、社會經濟的損失減到最小。

第五波疫情最高峰時,許多上班族被安排居家工作或輪流上班,街道一片冷清,物業成交亦即時跌入冰點。隨着疫情消退,市面回復人流,物業成交宗數也回暖向上,議價空間也由恐懼高峰期的十幾巴仙回落至三至五個巴仙。由於財爺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放寬按揭上限,被積壓已久的中價樓需求陸續被釋放,延後的樓市小陽春已正式開展,預計一千萬以上的市區兩、三房單位,將成為市場焦點,想換樓改善生活環境的讀者,宜把握是次機會。

CentaLife Issue 33:Season 2/ 2022
揭頁版:http://www.centalineclub.com/newsletter/2022_2Q_33/mobile/index.html#p=03

你可能感興趣...